海東日報首頁

從詩性角度理解中國藝術

——讀《天真與自由》
2023-08-21 09:35:58 來源:海東日報 點擊:
 

 

□彭忠富

中國古典美學以和為美的實質是以中和為美。蘊含諸多文化意蘊的中和之美體現了中國古代藝術的根本精神,是古代中國人生實踐和藝術創造的最高理想,其內在特征是剛柔相濟,外在表現是文質彬彬。自由以儒,天真以道。作家翟進認為中國古代藝術與哲學血肉相連,天真是其本心,自由是其追求。關于人類文明的困境,翟進指出其根源在于人與自然的遠離。人類文明的進程,亦即人遠離自然的進程。而每一個時代人類于時代問題的解決,也就沉淀了這個時代的精神。

翟進出版的《天真與自由:漫步中國古代藝術》(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23年2月)包括“無由的浪漫——初唐與盛唐”“無題——晚唐的隱喻”等共12章,本書嘗試從詩性與哲學的“美的聯結”這一結點對藝術作品進行解讀,探索中國古代藝術及其背后時代精神與象征,以及中國藝術何以具有其獨特的表現形式。本書完整梳理中國古代藝術脈絡,探索中國文人藝術的根源與精神。作者從藝術與哲學出發,選取了不同時期的工藝品、藝術品200余件,其中唐代之前多以工藝藝術為主,如賈湖骨笛、后母戊大方鼎、秦之兵馬俑、漢之舞樂俑等,唐及以后多以文人藝術為主,如《韓熙載夜宴圖》《千里江山圖》《富春山居圖》及書法等。

從賈湖骨笛到清代文人畫,從工藝藝術到文人藝術,作者筆觸中飽含著強烈的情感與深刻的思索,凝結著作者對藝術的追求以及作者所認為中國古代偉大藝術的標準:“內心詩性、萬物終逝的悲涼與對知己的渴望。”本書注釋、插圖和正文構成了極其立體的閱讀體系,為了解中國古代藝術提供了多維度的閱讀體驗。譬如在《自我的超越:魏晉文人理想》中,作者通過“藥與酒”“由儒入玄”等魏晉文人相關史實的梳理,指出“竹林七賢”以及同時代的文人貴族以自身的痛苦與解脫完成了各自人生以及藝術的探索。

魏晉南北朝時期,無論音樂、繪畫、文學,“審美”漸漸成為知識分子與普通民眾的“習慣”,并開始尋求“共鳴”與“權威”。譬如嵇康的《聲無哀樂論》,劉勰的《文心雕龍》,衛夫人的《筆陣圖》等。其中尤以謝赫的《古畫品錄》最為著名,其提倡的“氣韻生動”成為千年來中國藝術的最高追求。作者指出,在自我超越的同時,魏晉文人等使得中華文明進入了停滯與萎靡的病態之中。盡管東晉南渡使得華夏種族與文明得以綿延,但文明的進一步前進,則需要一種更加荒蠻的力量沖擊去獲得新的歷史出口。

這本書談古代藝術,更傾向于去談“美的聯結”。通讀全書,可以幫助讀者在最短的時間內建立起一個可以自足的中國古代藝術脈絡,并對了解每一個時代的精神有所啟發。作者認為,如今尋求被理解和被包容的時代已經過去,要對抗這個全球化時代價值觀混亂的虛無主義,必須要有堅定的根。我們文化中那些符合人本質的道理,對現世生命的追求還有不斷于內心的觀察,這就是中國文化的“自由和人本”。作者希望可以把我們文化中高貴、積極與堅定的部分進行分享,以迎戰世界即將面臨的人性變局時代。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海東日報 版權均屬海東日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單位和個人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

  

2、已經本網書面授權使用作品的媒體、網站,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及作者”。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不_日本高清不卡中文字幕视频_综合欧美日韩一区二区_中文字幕亚州欧美日韩